赌约思维:都认为自己的模式比对方强太多
在2013年中央电视台年度经济人物颁奖典礼现场,在主持人陈伟鸿撺掇下,董明珠和雷军就各自带领的企业在销售额上是否超过对方打赌,期限为五年,赌资为10个亿,引发轰动。五年来,这个赌约吊足了围观群众胃口。
打赌那时,小米年营收仅为265.83亿元,格力电器年营收已达1200.43亿。从其时双方销售体量考察,这是一场巨人和侏儒的战争。但五年后,小米正在迎头赶上,现在两者体量相差无几,让赌约结果更为紧张刺激。
2017年,小米营收为1146亿,格力电器营收为1482亿,两者差距从最初的900多亿缩短到四年后的300多亿。今年以来,差距持续缩小,前三季度,小米和格力电器营收分别为1304.94亿和1486.99亿,将差距缩小到182亿,小米增速接近格力电器两倍。
董明珠和雷军都是当代著名企业家,都是网络红人,在全国人民面前,谁都输不起,也谁都不愿认输。这个赌约给他们最大的启示,就是直捣对方大本营,在对方擅长的领域打败对方,要赢得对方心服口服——这才叫真本事,让赌约更具话题性,更富戏剧性。
基于此,在打赌后,董明珠就开始琢磨如何在手机领域打败雷军;雷军也开始琢磨如何在空调领域打败董明珠——支撑他们做出这种战略布局的,是其赌约中沿袭下来的惯性思维,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商业模式比对方强太多。
大泥鳅也掀不起大风浪
互联网思维武装的雷军率先闯进了空调领域,做起了搅局者。
2014年12月,小米与格力电器宿敌美的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董明珠闻讯勃然大怒,称其合作为“两个小偷在起,组成小偷集团”。半年后,青春智能空调横空出世。2017年,小米第二次推出空调,将其命名为“智米空调”。2018年7月,小米发布米家互联网空调,正式进军大家电行业;9月6日这款产品正式入驻小米之家。
从来不甘示弱的董明珠,决定在手机领域迎头痛击雷军,立志要“做最好手机”,要让格力手机做到年销售1亿部,“分分钟灭掉小米”。
从2015年初开始,董明珠正式宣布格力电器进军智能手机,2015年、2016年、2017年相继推出了格力一代手机、格力二代手机、格力三代手机,并亲自为格力手机代言、站台,将手机写进格力电器财报,作为实现产品多元化的重要一环。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吹牛很快乐,结果很悲催。尽管董明珠一直不承认格力手机失败,事实上,三年下来,格力手机在公开渠道销售过,但买者寥寥无几,实在不得已,擅长营销的董明珠不得不通过格力电器内部员工和格力空调销售渠道商员工内部消化的方式销售格力手机,终于卖出了几十万部——这种作法成为格力电器生态链员工的手机消费梦魇,他们采取的应对措施是一边不得不掏钱买下格力手机,以应对内部打卡用,一边另买一部其他品牌的手机,以满足其他智能手机用途;据格力电器内部员工透露,格力电器为格力手机前后投入了数十亿,这些钱都没能在手机江湖搅起多大风浪。
教训很深刻,极具警示意义
在事业上,董明珠和雷军都是幸运的。但对于二位这次跨界,命运女神既没眷顾雷军,也没青睐董明珠。三年下来,格力手机是“怎一个败字了得”;小米空调亦是不温不火,与小米其他产品火爆相比,谈不上有所作为,只能是“雷声大,雨点小”。
无论是格力电器做手机,还是小米做空调,都是董明珠和雷军在赌约上不愿认输的心态的写照,采用的是一种“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的战术。但事实证明,双方这种跨界,都以失败暂时告一段落。
当然,这种跨界不是一无是处。高飞锐思想认为,这种跨界至少有三个作用:一是搏了眼球,让媒体追捧了一阵,省下巨额广告费;二是乱了对方阵脚,让其分神分心,延缓了对方步伐。
更重要的是,这种跨界对业界极具借鉴意义:一是告诫当事人,想要跨界,特别是跨度较大的跨界,真没那么容易;二是告诫企业界其他同行,就连董明珠和雷军那么牛掰的企业家,跨界都那么难,所以,对于跨界,各位还是要格外小心谨慎。
既然如此,就得各安天命,集中精力,做好本份,将自己最擅长的做专做好,做大做强。
最后,给朝秦暮楚的企业家送上法国文学家、思想家罗曼·罗兰同志的话:与其花很多时间去打很多井,不如花同样多的时间去打一口井。
类型:办公商务 大小:23.75 MB
下载类型:系统工具 大小:101.57M
下载类型:办公商务 大小:101.57M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