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 年,《 财富 》杂志找来了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院长 Jay Doblin 合作,与全世界 100 位杰出设计师,建筑家以及设计教师共同出了一份「 100 个最伟大的现代设计 」榜单。
其中的产品涉及汽车,摩托,缝纫机等等在当时颇有影响力的工业产品。
60 年以后,在 2019 年,《 财富 》杂志决定再次和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合作,并且经过一年调查后重启了这份「 100 个最伟大的现代设计 」榜单。
这次,我们都在用的微信进入了这个榜单,成为了近 60 年以来影响了人类的一百个伟大设计之一,排名还战胜了榜单上的另一个社交软件 Facebook 。
看看微信现在的体量,对于这个结果,你可能不意外,我也不意外。
但是放到 10 年前,2010 年的腾讯广州研发团队 —— 「 广研 」团队的那十个人,在微信立项的时候可能没想那么多。
「 广研 」当初成立的目的,是做邮箱。
2005 年 3 月,腾讯因为看重一款邮箱软件 Foxmail 的技术,收购了它以及其团队。
Foxmail 的团队其中包括张小龙,这位大佬如今已经不用再介绍了。
紧接着腾讯就围绕着张小龙成立了广州研发团队,专门负责打磨 QQ 邮箱。
你猜怎么着?三年过去了,QQ 邮箱在 2008 年 3 月成为中国大陆使用人数最多的邮箱产品。
这么说吧,做邮箱这件事儿,放他们身上用佛系一点的话来说,已经「 圆满 」了。。。
可是这团队得找事儿做吧?
随后广研推出了 QQ 邮箱衍生产品「 阅读空间 」:一个可以订阅好友 QQ 空间文章的功能。
好了,我能猜到你正在试图努力回想「 有这个功能吗?」,从这点上来看「 阅读空间 」确实没成功。
另一个邮箱衍生产品倒是可圈可点:「 漂流瓶 」,功能简单,却让邮箱日活翻了一番。
但要我说,这也是个那种 「 就这么回事儿吧 」的产品,主要就是个新鲜劲,就在去年它还终止服务了。
于是到了 2010 年,广研团队陷入了一个纠结的境地:他们「 无事可做 」了。
那就找事儿干:10 年移动互联网有点爆发的苗头,就做移动端 App !
尽管广研当初做移动版的邮箱时,已经有了手机开发团队,但他们负责的是塞班系统的软件开发。
可当时不少人已经能看出未来是属于 iOS 和安卓的,于是广研临时从其他部门拉了两个做 Windows 客户端的人转岗 iOS,从塞班团队拉了一个人再招俩实习生做安卓。。。
没错,一个伟大的产品在早期凑班子时,可能就是这么随意。
在 2010 年 10 月,一个非常牛逼的产品出现了,它叫 Kik Messenger 。
它有多牛逼?发布 15 天用户增长数量为 100 万!
Kik Messenger 最大的优点就是跨平台,只要有手机的人就能互相发消息和传图片,在 2010 年用户体验完全秒杀短信和彩信。
这款产品甚至让当时的手机巨头黑莓觉得自家通讯产品 BBM 受到了威胁,在自己的手机平台封杀了 Kik 。
张小龙看到了这款产品,给腾讯的大 BOSS 马化腾发了一封邮件,申请广研团队做一个类似的产品,马化腾同意了,并且将新产品命名为「 微信 」。
于是那个做手机 App 的团队停下了手上的记事本产品,十个人直接在 iOS、安卓和塞班三个平台同时进行微信开发,目标只有一个:快。
广研在当时面对的竞争非常激烈,腾讯内部共有三个团队在做类似微信的产品,同时市面上还有米聊、line 和 Kacao 。
立项 4 个月不到,微信团队在 2011 年 1 月 21 日在 iOS 拿出了微信 1.0 。
刚上线的微信只有 4 个功能:设置头像和微信名、发送消息、发送图片、导入通讯录。
尽管马化腾第一次使用微信时的评价很高,让广研团队过了个好年,但实际形势在当时并没有那么好。
一来功能简单的微信 1.0 体验并不是那么完善,二来当时广研团队的人能预见到,假如 QQ 一旦登录手机 App 客户端,会迅速杀死如此简单的类似 SNS 软件,包括微信。
其实现在普遍有一种声音,说微信就是抄了 XXX ,无非是生的时代早,背靠社交巨头腾讯的资源扶持。。。
哪有这么简单,QQ 和微信都不是一个团队,当时微信甚至害怕被自家人干死。。。
而接下来,在 2011 年春节过后,各大同类软件在市场上相见,互相搏杀的时候,才是早期微信开发团队厉害的地方。
后来,微信渐渐丰满了,新增了群聊,确定了早期四个底部 tab ——「 发现 」这个位置之前是「 找朋友 」。
同年 4 月,功能完善一些的微信动用了一切资源,通讯录联系人、QQ 好友、QQ 邮箱联系人等各种方式聚集用户,但用户数量依然没有起色。
这时,有一款产品引起了广研的注意,它叫做 TalkBox 。
看了 UI 你就能理解,这是一个能发语言短消息的 App 。
这个 App 不仅启发了微信团队做语音,也点醒了他们一件事情:既然做手机 App ,就应该尽可能挖掘手机的使用场景做出简单自然的功能。
但是语音消息属于多媒体,需要有编解码功能,这个事儿微信团队之前并没有尝试过。
好在一位程序员自告奋勇,花了很短时间就搞定了语音引擎,而且按照张小龙的要求,微信发语音消息对流量的需求比 TalkBox 小了三分之二。
2011 年 5 月 10 日,带上了语音功能的微信 2.0 迅速与其他软件拉开了差距,用户数据一路狂奔。
这个对小流量的需求也延伸到了之后的功能,微信 2.5 版本上线了视频功能,只用同类产品 Whatsapp 四分之一的流量。
这应该是微信团队非常骄傲的一点,直到今天,微信的产品介绍里还写着 「 仅耗少量流量 」。
再接下来,是微信、米聊和 TalkBox 之间的战斗,微信随后发布了「 附近的人 」和「 摇一摇 」这两大陌生人扩列功能。
这个功能一出,让不少人有了这样一种体验:原来用微信的人这么多呀。。。微信也就这么甩开了竞争对手。
摇一摇功能的微信 3.0 开发周期非常久,据开发人员后来回忆,当时有个 iOS 客户端的同事叫做「 饼哥 」,习惯在版本提交的时候才刮胡子,而 3.0 版本下大家看着饼哥日渐模糊的五官终于加紧完成了项目,不约而同欢呼:饼哥终于能去刮胡子了。
2012 年对微信团队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为他们发布了一个明星功能:朋友圈。
朋友圈的研发过程耗时 4 个月,投入人力不超过 10 个,上午开发,下午交付,晚上讨论分析,后半夜提出新需求,然后白天再继续。。。
在这种极限情况下,迭代了 30 多个版本,最终发布。
差评君现在都不是很容易找到类似朋友圈的产品,虽然是社交媒体功能,但它仅仅延续了好友关系,并不是公开的社交媒体,因此人们乐于在上面与好友分享生活。
至此,微信不再是一个消息工具,而进化成了一个社交平台,这也是微信 4.0 最大的更新。
在微信 3.5 时,它更新了一个功能:扫描二维码和名片。
而二维码能干什么,现在的你自然知道了,微信 5.0 带着微信支付来了。
只不过差评君更想聊聊这个版本里的另一个功能 —— 公众号,没有它,你也就看不到这篇文章。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广研团队基于 QQ 邮箱开发的衍生功能「 阅读空间 」吗?
通过邮箱订阅来拓展阅读,说实话有些困难,因为不是什么人都一直检查邮箱。
但通过社交平台呢?于是广研这帮人把曾经的失败产品搬到了微信上来。
公众号这个功能已经很难讨论成功与否的问题了,如今有一整个大行业都寄托于它。
再接下来的故事,例如红包改变了大家的新年习惯,小程序以及风靡一时的飞机大战等事情,差评君就不多说了,它们离得很近,大家应该也记忆犹新。
总之微信的开发经历绝对不是那么顺风顺水,在早期甚至还有用户反馈说「 不能发短信 」「 和 QQ 一个鸟样 」等现在看来哭笑不得的评论。
《 财富 》杂志对微信是这么评价的:
集成大量必不可少的移动应用之后,微信现已成为用户的一站式商店。“ 这款应用让我们的生活简单了许多。”——同济大学设计与创新学院院长娄永琪《 财富 》今年重新思考了「 伟大设计 」榜单的选择标准,把许多互联网服务也纳入了榜单,例如 Google 搜索引擎,Uber 的拼车服务等等。。。
从「 即时通讯软件 」到「 社交平台 」,再到如《 财富 》所说的「 一站式商店 」,同样在榜单上的微信这十年经历了很多,作为一个全世界用户最多的 App 之一,它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
十年前的广研团队想必没有意识到当时立下的 App 开发项目会在 2020 年跟 iPhone ,阿波罗 11 号探月工程和波音 747 飞机出现在同一份榜单上,这份榜单还来自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之一。
而且保不准,也许是在下一个 60 年后,我们还能在下一次这个榜单重启的时候再看到它呢。
下一篇:比尔盖茨退休,带来了哪些影响?
类型:办公商务 大小:23.75 MB
下载类型:系统工具 大小:101.57M
下载类型:办公商务 大小:101.57M
下载